欢迎您访问礼商书院,提供礼仪培训,在线学礼仪等服务
  • 咨询热线:400-600-5661
阅读621
咨询问题
公众号
手机学习

少儿礼仪|家长讲给孩子听的清明节礼仪及习俗

少儿礼仪 2020-12-03 09:27:33

  本课寄语:

  清明节有很多的风俗,比如,扫墓,踏青,吃青团等等,那为什么会有这些风俗呢?请带着这些问题读文章,你会有收获的。

  ——华夏盛德礼商书院

  今天少儿礼学网上微课由少儿礼学教育师导师程昱。我们今天要讲的是清明节的文化民俗礼仪。

  清明节的由来

  每年的四月五号是清明是,清明节和春节,端午节,中秋节合称中国四大传统节日。

  清明节有很多的风俗,比如,扫墓,踏青,吃青团等等,那为什么会有这些风俗呢?这就要说到清明节的由来。

  相传在我国的春秋时期,有一位国君叫做晋文公,它的名字叫做重耳。他还没有做国君的时候,很多人想要害他。为了躲避灾难他只能逃到国外。

默认标题_自定义px_2020-11-24-0 (1).png

  身边还带着一位忠心耿耿的大臣名字叫做介子推。他们在国外东奔西跑,到处流浪。有一天他们经过一片荒地,重耳用虚弱的声音说:“我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,好饿呀!”说完就晕倒在了地上。

  介子推一听,连忙就去找吃的,可是他找了半天却发现什么都没有,他失望极了,心里急得像着了火,突然,他想到了什么?他猛的,从怀里抽出一把锋利的刀子。

  重耳躺在地上,感觉越来越难受,这时介子推回来将一块烤肉递到他嘴边说,公子吃些烤肉吧。重耳立刻大口大口吃了个痛快,肚子吃饱了顿时精神百倍。就问道:“奇怪呀,这里什么也没有,你从哪儿弄来的这么一块儿肉啊!”介子推沉默了,这时重耳看见介子推的腿上不停地在流血,他大声惊呼,你是割了自己腿上的肉给我吃的呀!

  重耳感动极了,对他说,您真是对我太忠心了,等我做了国君,我一定要好好报答你。

  19年后重耳终于当上了晋国的国君,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封赏有功的大臣,可是唯独忘了介子推。后来有人提醒重耳,大王,你怎么把最大的功臣介子推给忘了?他可是把自己的肉割下来给你吃,救了您的命啊。重耳一听立刻想了起来,慌忙去寻找介子推,可他怎么找也找不到。后来才知道,他因为太伤心,悄悄回到家里,收拾东西,带着自己的妈妈躲进了绵山。

  重耳带了许许多多的士兵来到了绵山,命令他们一定要把介子推给找出来。可是绵山太大了,他们找了好久都没有找到。有人给重耳想了个办法,他让士兵从东西北三个方向放火烧山。介子推为了避火一定就会从南面这个方向出来。可是这火烧了好久好久,整座山都烧光了一直都没人出来。大火过后人们在一棵烧焦的柳树下找到了介子推和他母亲的尸体,在边上的树洞里还看到有一首介子推的诗:

  割肉奉君尽丹心,但愿主公常清明.

  柳下作鬼终不见,强似伴君作谏臣.

  倘若主公心有我,忆我之时常自省.

  臣在九泉心无愧,勤政清明复清明.

  意思是希望重耳可以以他的事情为警告,常常反省自己不忘老百姓,做一个勤政清明的好皇帝。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忠义的介子推,每年他的死难之日都会对他进行祭奠,这便是清明节风俗的来历。

  延续到今天,在清明节我们就有了扫墓风俗。在这一天,我们会去祭拜先人。我们需要怀着一分孝敬之心,纪念我们家族中已经逝去的长辈,同样我们也可以去烈士陵园,去缅怀我们为祖国牺牲的那些英勇忠义的烈士!

  清明节扫墓祭扫礼仪

  首先,我们不可以大声喧哗,这是对先人的一份敬意,也是对其他正在其他祭拜的人的一份尊重。

  其次,因为通常墓园,陵园都有很多的植物。所以,要破除一些迷信的老习惯,禁止燃放烟花爆竹。并且不要点燃明火燃烧一些祭祀之物。这样会容易引发火灾。

  其实清明节,是让我们对先人的追思之时,滋养心中的孝义之情,让我们可以更多的去孝敬身边的长辈与家人。

  清明节踏青习俗及踏青行为礼仪

  清明节的第二个习俗是踏青。因为清明节他不止是一个节日,更是24节气之一。时逢春天,万物复苏,景色宜人。

  踏青往往又在郊外举行,所以大家慢慢的就把扫墓和踏青郊游结合了起来。那在踏青郊游的过程中,我们也常常会发现一些不文明,不知礼的行为。

  比如说大家在赏花的时候,有人随手折花;有人甚至爬上树干,摇晃枝杈,搞一场人工花雨;逛公园的人们中,时常会发现一些人随地乱扔纸屑;或是为了拍一张好看的照片而去翻越围栏;在草地上点燃篝火……等等。这样的风气危害很大,那我们在踏青游玩的途中,要时时记住:

  逢清明,风盈盈,念先人,再踏青。

  丢纸屑,翻围杆,点明火,要批判。

  不摘花,不爬树,文明游,好风俗。

  清明节各地不同的风俗

  说完踏青,我们再来说一说大家都喜欢的美食。在南方的一些城市清明节吃青团,是历来的风俗,清口软糯,甜香可口,得到了各地人民的喜爱。

  因为介子推最后是死在一棵大柳树下。所以在头上戴柳条也是一种清明的风俗,它有着驱邪避灾,保佑我们身体健康的寓意。

  另外清明节还有踢足球,放风筝,荡秋千等等的风俗。

  相信大家通过本节课程对清明文化民俗礼仪都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。成为家长的礼友们,可以把这些故事讲给孩子听,给孩子讲哪些是不文明行为,明年出门踏青时也要让孩子做一个有礼仪的人,定不成为别人口中的“熊孩子”。


相关内容

© 2020 礼商书院 LiShangShuYuan.com 沪ICP备17018568号-5